<
y6h1小说网 > > 宦门逢春至 > 第78章
    第54章 夫人

    智化寺规模并不算大, 平日里香火也不旺盛。天刚好下着点微雨,院中寂寂无人,只有几个和尚在佛堂后面打坐。金九华进了佛堂, 佛前点着一大盏琉璃海灯, 烧着一炉香。

    他在蒲团上拜了三拜,外面有个穿灰色僧衣的小沙弥,引着他去了间禅房。禅房四白落地, 中间只设着桌椅茶具,一切器物皆无。金九华叫小沙弥送茶过来, 开了窗, 雨点被湿气裹着扑了进来, 带着一点青草的香味。

    他站在窗前,望着院门,安静地等着。

    雨水把时间拉的很长,说不清过了多久,她进院子里来了, 老嬷嬷给她打着伞。金九华走过去开了门,她们走了进来,收了伞。她穿着白绫袄, 蓝缎裙子, 并不华丽,但也自有清雅悠闲的风度。

    嬷嬷在院子外面屋檐下站着, 他看着她, 头发梳上了高髻, 是很端庄的妇人打扮。他拱手道:“大小姐好, 好久不见,略清减了些。”

    她冲着他点了点头, 微笑道:“好久不见了,金公公。”又正色道:“现在该叫我蒋夫人了。”

    蒋夫人在椅子上坐定了,把手里的一个木质药箱放在桌上,又掏出一把铜钥匙放在旁边。“这是昨天晚上到京的,请金公公验看。”

    他摆了摆手道:“不必了。如今我们府上是这个光景,等闲的交情都避之唯恐不及,宏济堂愿意从南京给我们送这一趟,也担了天大的干系。”他提起茶壶,在茶碗中倒了些水,双手递了过去,“我铭感五内。”

    蒋夫人笑道:“这几年来,宏济堂能在江南做大,连同熟药铺的生意,都多亏督公及金公公的照拂,我是牢记于心,不敢或忘。如今你们府上有些变故,宏济堂虽帮不上什么,看在当年公公给我们理通门路的份上,我们却不能袖手不管。”

    金九华低头沉默了一会,道:“督公的病,现如今也没有什么起色。夫人这个时候,肯担着这样的风险,已是世上少有的重情重义之人。”

    蒋夫人听了,叹了口气,又问道:“这场变故这样突然,若是你们督公一直不见好,你可有什么打算?”

    金九华道:“我蒙督公在战场上搭救过性命,又有幸跟着他这许多年。若是宫里头的祖宗们开恩,我便去给他守着坟去,也算是有始有终了。”

    蒋夫人见他话中意思十分坚决,也不相劝,只是微笑道:“头先家中父亲大人也去府上瞧过了,你们安心调养,也说不定有转机。”

    金九华苦笑道:“督公现在好与不好,也不是我们能说了算的。”自己摇了摇头,又低声道:“夫人,这一趟已经让你们担惊受怕了。我们府中的人现在被盯得厉害,今后,我便不能再连累了你。”

    蒋夫人听了,也点点头,沉默了一会道:“也好,那便是万里江山,有缘再会了。”

    她把手里的茶碗放下,从袖子中又取出一个木盒打开,里头是一件野山参。蒋夫人微笑道:“这件山参,是我送给督公的。你们如今在外头买,也没有这样品相的了,多半买到些桔梗跟人参须子粘出来的西贝货。只这一件,不到要紧的时候,便不要用。”她把盒子合上,双手交给金九华,“我的能力,仅止于此。”

    金九华愣了一下,便双手收了,也从怀里掏出个纸包来,道:“府中现下也没什么东西做回礼了,这是我个人送给夫人的。”打开看时,是一件银镀金蝴蝶钗,样式朴拙无华。金九华道:“这件钗子,原不值什么,样子也旧了。夫人若不嫌弃,便收了当个小玩意儿也好。”

    蒋夫人拿起来看了看,笑道:“那就多谢公公割爱。”收了起来,将杯中的茶水饮尽了,便起身作别。

    金九华道:“下着雨呢,我送一送。”拿起伞来,在细雨中送她到院门,转身道:“夫人慢走。”

    金鱼胡同从南往北第二间院子里,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一个妇人走到大门旁边,提着声音问道:“是谁?”

    门外的人答道:“我们是柳州白事铺子的伙计,想问您在我们那边定下来的板子,提前些摆过来成不成。”

    妇人便开了门,两个灰衣服短打扮的年轻男人走了进来。妇人见他们手里并没有拿什么东西,眼光却在她身上打量来打量去,当下心中一凛,刚后撤一步,忽然颈部后面着了一掌,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她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高床软帐之内。她内心惊骇万分,连忙掀开帐子坐了起来,惶急地摸索身上,衣服并没有动过,鞋子好端端地摆在床下。

    她穿上鞋子,打量外面,是一个小而精致的绣房。门从外面锁着,用了两下劲,并没有打开。

    忽然房间里有个幽幽的声音道:“夫人,您醒了。”

    她吃了一惊,回头望去,背后椅子上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年轻人,二十来岁年纪,圆脸,清秀,丰满的嘴唇,穿一件蓝色长衫,有些斯文的书卷气。她隐约觉得是在哪里遇见过,年轻人却笑了,站起身来拱手道:“夫人,十几天前我们见过的。”

    电光石火间,她想起来了,“你是……那个在白事铺子里面见过的太监。”

    年轻人点了点头,一字一句地道:“夫人真好记性。正是在下,姓方,单名一个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