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6h1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520节
    再加上发布的内容又是那么的有冲击力,自然是一发布就空降热搜。

    “比国家队还牛,启明星科技太厉害了。”

    “团灭各国,真的是太牛了!”

    “什么叫做遥遥领先,这个才是真的遥遥领先啊。”

    “航天工业的鲶鱼效应要来了吗?很期待启明星科技这只鲶鱼带来的改变。”

    “自从启明星科技诞生以来,各种媒体对于航天技术的吹捧似乎少了很多啊。”

    “这数据让航天科技和nasa很着急吧。”

    “看到这些数字,就像是在看科幻片一样,不得不说,曹总是真的牛啊。”

    “启明星科技确实是很厉害,不过夸张的说其他的都是垃圾还不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启明星科技还是比较弱的。”

    “把生意做成了事业,把企业家做成了科学家,曹阳是真的厉害啊。”

    “真的好牛啊,关键是薪酬还给的很牛。”

    “哈哈,论制造太空垃圾,启明星科技是遥遥领先啊。”

    “nasa最垃圾了,好几年的努力都比不上启明星科技一年。”

    ……

    各种各样的评论,让这个事情的热度越来越高。

    不说启明星科技自己的员工感到很骄傲,就是所有的南山系的员工,也是与有荣焉啊。

    “刘部长,我好几个同学都在找我咨询,说是怎么样才能加入到启明星科技。”

    “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公司开一个内推的渠道,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可以进入到公司啊。”

    萧榕从2003年就加入到南山汽车,成为法务部的一名员工。

    经过了十年的努力,她也顺利的成为了南山汽车集团的法务部副部长。

    这跟她导师是岭南理工大学最有名的法学教授,多少也是有一些关系的。

    当然了,更多的是她自己的努力。

    她的不少大学同学,虽然在外面混的也还可以,但是比她更成功的还真是不多。

    这一次启明星科技再次火出圈,不少同学都找她聊天,其中有一部分人还表达了想要她帮忙推荐进入到启明星科技的意思。

    “你这个提议确实是挺好的,公司之前是一直觉得内推容易让人钻空子。”

    “不过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各个事业部也都进入到了正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工作流程。”

    “内推的好处已经比弊端要更加明显了。”

    刘友梅作为南山系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算是位高权重了。

    对于这种明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建议,她还是很听劝的。

    再加上南山系的企业里头,有不少人才本来就是从外面的公司挖过来的。

    让这些人发挥一下自己的优势,内推一些同事、同学、朋友过来,其实也是一种节约招聘成本的方式。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也是要做好把关的工作。

    不要让内推变为一些人谋取个人利益的方式了。

    “是啊,我们对内推的人往往都是比较熟悉的,也知道他到底是否适合公司。”

    “相当于做了第一道的把关。”

    萧榕没想到刘友梅这一次那么直接的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议。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事情。

    到时候后面通过内推进入到公司的人,或多或少都要领自己一个人情。

    这对她进一步的升职,绝对是有好处的。

    南山系现在家大业大,许多中高层管理者自然也是很希望能够继续高升。

    南山系的待遇很不错,越是往高了走,各种年终奖就越是丰富。

    而相比南山系企业内部的兴高采烈,外面的人的心情就各有不同了。

    “钱总,网上许多网友都对我们冷嘲热讽的呢。”

    “特别是我们官微下面,更是没有几个评论是说的好话。”

    “明明我们2013年的成绩比2012年要更加优秀,绝对迎来的却是各种不满。”

    一大早,朱元明就很是郁闷的来到了钱俊峰的办公室。

    作为火箭项目的负责人,他是非常关心火箭发射相关的新闻。

    客观的说,航天科技在业界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

    那个发射次数,不仅比北极熊联合火箭航天公司要多,比nasa也要多。

    至于跟欧洲航天局,天竺等其他的对手比,那就更是优秀了。

    可是架不住前面有一个启明星科技,那耀眼的数据,直接就把其他人的光芒都给遮盖了。

    “网友们的想法都是一出一出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我们不仅要看火箭发射的次数,也要看发射了什么。”

    钱俊峰对于这个情况,自然也是有点郁闷的。

    网上的那些评论,或多或少也是会影响他的口碑,让相关部门觉得航天科技在他的带领下,发展的并不是很好。

    每年花费了大量的经费,结果却是连一家民营企业都比不上。

    一些极端的负面评论就会快速的冒出来了。

    类似的事情,钱俊峰也不是没有看过的。

    “是啊,启明星科技那边基本上都是发射的星链卫星,每一次的发射任务都是非常相似的。”

    “各种准备工作做起来要快很多,也简单很多。”

    “但是网上大家完全是看不到这些的,只是一味的在那里骂人。”

    朱元明什么时候被人这样子骂过啊?

    他好歹也是技术专家,是航天科技的火箭项目负责人。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宣传,启明星科技加上我们的火箭发射数量,整个华夏的火箭发射数量就占据到了全球70%多的份额。”

    “这不是完全值得大家骄傲的事情吗?”

    钱俊峰这么一说,朱元明眼前一亮。

    是啊,如果按照这个维度去宣传的话,似乎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一直以来,航天科技这边都不是很擅长搞宣传,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宣传的重要性。

    级别摆在那边,他们想要找到一些媒体帮忙宣传的话,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钱总,那我们就让宣传那边尽快的行动咯?”

    “去吧,趁着热度最高的时候,赶紧行动。”

    ……

    相比航天科技那边的情况,nasa这边就有点难受了。

    华夏那边的新闻,美利坚的媒体也是报道了。

    启明星科技独领风骚,一家企业比整个美利坚的火箭发射次数都要多,并且多的不是一点两点。

    这种情况下,格里芬这个nasa的局长肯定是会被人怼的。

    “马斯柯,明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发射计划确定下来了吗?”

    格里芬知道指望nasa自己的发射任务,那是不可能超越启明星科技的。

    所以郁闷之下,他给马斯柯打了个电话。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能够有今日的成绩,跟他的扶持也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碰到了问题,自然是要找对方商量一下了。

    “差不多定下来了,我们明年计划发射50次火箭,一举刷新美利坚的记录。”

    马斯柯这么一说,格里芬并不高兴,道:“启明星科技今年就已经发射了64次了,你们明年才发射50次吗?”

    很显然,格里芬现在就是盯着启明星科技了。

    媒体那边总是拿启明星科技说事,他自然是希望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那边能够争气一点,反超启明星科技。

    这么一来,媒体就不会一直逮着nasa不放了。

    “格里芬,50次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我们的猎鹰9号改进型毕竟今年才刚刚研发成功,明年就想要超越启明星科技是不大可能的。”

    “它们今年就发射了64次,明年估计就要突破100次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至少要再过两年时间才有可能超过它们。”

    马斯柯自然是知道格里芬为什么会提出那样子的要求。

    不过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

    他也不想一味地去妥协。

    要不然到时候是会出事情的。

    nasa的发展为什么会陷入到停滞不前的状态?

    在马斯柯看来就是因为管理体制的问题。

    大家瞻前顾后,或者是拍脑袋做决定,很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也发生了,不应该浪费的时间浪费了。

    “哎!”

    “如果明年启明星科技发射次数超过100次,你们发射超过50次的话,那么启明星科技的发射数量占据全球发射次数的比例指不定还要进一步的上涨。”